休息时间,王茜就把四书五经拿出来翻翻,倒不是要读书,而是想给她的第二个孩子取名字。
宝儿是第一个孩子,又是男孩子,取名的时候只考虑好听和喜不喜欢,不必一定按祖谱来。二女儿却是要按祖谱来的,王茜低头沉思,她这一支还没有出五服,但也不近了。
她们这一支人丁一直不旺。从曾祖母这个曾经的阁老开始,曾祖母也就三个孩子,一个嫡女,也就是王茜的祖母,另外是两个庶子。
王茜的母辈就只有王母一个孩子,到了王茜这一代,也是只有王茜一个女孩子,另一个是庶兄,早已出嫁。
所以说是三代单传是没错的!
而无论血缘远近,只要是一个祖宗,作为血脉延续的女孩,取名怎能不按祖谱来?就像王茜就是“草”字辈,王父从“水”字辈一样。
下一代是“月”字辈,王茜翻了很多书,都觉得好。
家信说那孩子在天亮出生,王茜想来想去,取个“曦”字,王月曦就出来了。
王茜反复念,觉得挺顺口的,写了回信,交给孙三邮寄去了。
孩子都两个了,王茜一时觉得惆怅,前世的生活感觉有些陌生起来。怎么说呢,虽然很不舍也很遗憾,但是王茜如今还是很珍惜现在的命,刚开始的难受,到现在的生儿育女。其实过程并不难。
过去回不去,前世那样的身体,王茜从没有想过,用这个身体的死亡以换回归,那是愚蠢的做法,前世是病故,谁也救不了,既如此,何必还纠结?
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王茜叫来陈清风,两人也不在衙门,而是在后院王茜自己的书房。
“如何?”
“多谢大人提携”陈清风再次站起来向王茜行礼。
“哎,我不知道你想做什么,不过不是出格的事,本大人也愿意给你机会,可以说说吗?”
“这话说来话长……”
原来陈清风祖籍并非西南区,其族先在大奎首任皇帝时,被迫迁移于此。
那时候陈清风先祖可以说是前朝末任皇帝的帝师,身份非常的敏感。每一个朝代灭亡之时总是会出现什么奸臣奸妃之流祸乱朝纲。但归根结底还是皇帝自己无能昏聩,前朝末任皇帝就是都占全了。
一开始也许是好的,但掌权久了,就难免狂妄起来。帝师劝解无果,还被闲置在家,直到一个朝代摇摇欲坠,方想起来要请陈帝师出来主持朝政,意图使之力挽狂澜,不过一切都晚了,整个朝廷已经烂的太厉害,救不活了。
大奎始皇帝,敬重陈帝师的心念百姓的胸襟与才识,欲礼遇于她,只作为始皇帝的解惑之先生。
陈帝师她拒绝了,在她看来,她穷极一生教的学生被灭了,虽是罪有应得,但那是她理想实现的载体。先帝把太女交到她手上的那一刻,她就注定是这个并不优秀的皇女的老师。
虽然她的学生不成器,败了,她的精气神也跟着被抽走了。更不愿意接受新朝皇帝授衔的职位,这违背她的原则。
陈帝师也明白,朝代更迭显然是不可避免的,末代皇帝不如殷家对天下百姓有利。但理智是理智,感情是感情!她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了。
陈帝师身份敏感,能降服新皇自然是使新皇朝运作轻松很多,臣民归属感强烈一些。但新朝代为了巩固政权,一开始也会是强权挤压使顽固者归顺,目的一样是为了统治!
陈帝师的不识抬举当然会激怒新皇,你不是衷心不二么,不是对旧朝念念不忘吗?以为本皇帝不敢拿你怎么样吗?好呀,那你就别想在帝都出现碍我的眼!
新皇在心腹和幕僚劝说,没有投之入狱,却是全族流放到西南,没有皇帝的赦免不得出西南地界,却不是以罪民的身份,就全族迁移。大奎始皇帝算是慈悲的了!不过土地和家财都不准带走,到了西南,陈帝师因年事高又赶路,缺医少药,家族安顿下来就去世了。
到陈清风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人,陈家人都会读书,有没有能力先不说,单在读书方面却是有些天赋的,古代科举靠的不就是读书录取么?
但是出不了西南地界,有才也不能施展啊!而且那么大一个族,到现在死的死,穷的穷,四分五裂,因怨恨陈帝师这个嫡系连累,好多都不来往了。因此,陈家人活着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
陈家人一直再想法子,希望能重返帝都,她们虽被迫迁移,但身份却是良民,不得不说皇帝还是手下留情了。
只要有机会回到帝都,那么子孙总是有出路的,现在陈清风也二十几岁了,小时候因环境限制也就这样了,靠着家传的几本书就那么学了。而陈清风的女儿五六岁,聪明伶俐,实在不想再耽搁孩子了。
王茜之前,陈清风已经靠着自己的能力接近几个人选了,奈何都不合适。直到王茜到来,特别是王茜的所作所为,陈清风才会表露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努力向王茜表现自己的作用,果然没有空欢喜。
到现在连亲王都见到了,这也是王茜给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