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官僚 > 第十一章 感悟县志(下)

第十一章 感悟县志(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水资源丰富,当然不光是可以发展水电,还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上旅游项目。

德修县还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35种,矿种多、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主要矿产有钨、石英、金、大理石、长石、石煤、石灰石、瓷土、花岗岩、青石板等。

钨矿储量丰富,总储量约24.4万多吨。

石英资源可采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3000多万吨。

石煤是德修县非金属矿的主要矿产,分布很广,可靠储量47.7亿吨,石煤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钒、铀、铬、铝。

石灰石是石煤中的伴生矿,分布也很广,全县可靠储量约50亿吨,是石灰和水泥的原料,还可以加工轻质碳酸钙,为化学工业提供原料。

瓷土储量约2500万吨陶土储量7000万吨。

大理石储量也十分丰富。

有如此丰富的矿藏,居然会是全国贫困县,这正是董君辅教授给学生们分析过的:富饶的贫困。

一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但经济增长速度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甚至还在在不断扩大,这就叫“富饶的贫困”。

对于这种“富饶的贫困”现象,董教授把它称之为地区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悖逆现象”。

德修县无疑也存在这种“悖逆现象”。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悖逆现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硬要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在逐步下降,而观念、人才、技术、管理和营销经验等软要素的作用则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对落后地区来说,自身拥有的恰恰是一种硬要素,缺乏的却是一种软要素。换句话说,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厚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非一定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富饶的贫困”和“贫乏的富裕”共存的现象。

根子还在观念上,解放思想是关键。<.更新,万两黄金”

……

第二天,胡晨阳对黄励平道:“昨天我看了《德修县志》,不错,不错,德修县名人不少。哎,老黄,你是不是黄庭坚的后人?”

黄励平道:“怎么说呢?我老家确实是黄龙山的,我们黄家,出过48个进士呢。”

胡晨阳点点头:“我总觉得,德修县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会发展起来。”

黄励平道:“胡书记你有信心就好,我们跟着你干。”

胡晨阳道:“《德修县志》编得不错,我想见见沈需民老先生。”

“哎呀,沈需民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啊?”胡晨阳有些失望。

“他儿子还在。”黄励平道,“他儿子叫沈庆宪,也参与了修志工作。”

“哦,好,我要见见他。”

“好的。”

不一会,沈庆宪来了。

沈庆宪是县委党校的副校长,个子不高,头发有点前秃,看起来有五十多岁,这让胡晨阳想起了新峡县的陈一民。

沈庆宪,从名字看,莫非是为了庆祝“宪法”诞生而起的名字?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应该是在1954年。

所以,胡晨阳与沈庆宪握手以后,笑道:“我来猜猜看,老沈,你今年四十七、八岁?”

沈庆宪一愣,接着看看黄励平:“黄主任,你告诉了胡书记吧?”

黄励平呵呵笑道:“没有,我也不知道你多少岁。”

沈庆宪道:“那胡书记很厉害,一般人都猜不出的,都说我有五十多岁。”

胡晨阳请沈庆宪在沙发上坐下,黄励平泡好一杯茶,出去了。

胡晨阳道:“昨天我看了一夜的《德修县志》,听说你也参与过修志工作,很想向你请教。”

“请教不敢当。”沈庆宪道,“可惜,我父亲去世了,他老人家真是个‘德修通’。”

胡晨阳点点头:“我看得出,《德修县志》编得很有水平,选材,立意,都很见功力,有大家风范。”

沈庆宪听了,有些激动:“是,胡书记是内行为了这本《德修县志》,我父亲搭上了半条命,也得罪了一些领导。”

“哦?”

沈庆宪道:“就拿第一面的扉页来说吧,有人提议要搞什么领导题词,我父亲则坚持要引用那句古语:‘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很好”胡晨阳道,“县志,就是给后人看的,尤其是给后来的当政者看的,‘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每一个当政者,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责任。”</d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