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阉党 > 第一章 平反

第一章 平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代表的都是地主士绅的利益,这个没有什么可否认的。

胡义接着问道:“那明朝为何会灭亡?”

“明末天灾**,百姓不得衣食,只好揭竿而起,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就灭亡了,这个问题你还用问我吗?”

胡义淡淡一笑:“天灾**,不错,是有天灾的成份在里面,可**指的是什么?难道是指太监专权,并拢大量土地,让老百姓没地可种,这才不得衣食,提杆而起吗?”

“这倒也不是….”

汪文理突然有种不妙的感觉,自己好像落进了这个学生的套子里。果然胡义接着又说了:

“不管什么样的自然灾害天气,只要有地,哪怕是歉收或绝收,百姓都不至于饿死,逼他们走上绝路的是因为他们根本无地可种!而这些土地不是集中在什么太监阉党手里,恰恰相反的是,这绝大多数的土地都被那些文官政府所代表的地主士绅操控在手里,而他们却不需要缴纳,或者只是象征性的缴纳那么一点点的赋税,尽而导致没地或少地的农民承担着高昂的赋税重担,再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他们不反也得反啦!汪老师,我想请问一下,到底是太监专权祸害了大明王朝,还是那些文人士大夫将大明推向不归路呢?!”

胡义咄咄逼人的架势让汪文理有些招架不过来,硬着头皮说道:“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是社会现象,不能简单把明朝灭亡归咎于地主士绅,你这个观点太片面了。”

“不能简单的归咎于地主士绅,那么就能简单的把一切归咎于太监身上么?”

对方这可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汪文理被胡义问住,不知如何作答。

胡义见汪教授没有作声,心道可不能让他反应过来,趁势追击道:“那么我再请问汪老师,为什么明朝的皇帝知道自己的赋税收不上来,而百姓却承担高昂赋税时,有意减轻百姓负担,将收税的矛头对向工商业,对向那些富人时,为什么这些文官政府的士大夫却拼命阻拦,不让皇帝收税?难道他们不知道国库已经空虚,不知道老百姓民生艰难,不知道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吗?”

一连串反问让汪文理听得都是头大,句句矛头都是指向明朝文官政府,对太监却是只字不提,心中斟酌了一下,刚想张口回答,却见胡义犹如意气风般,对着一帮同学大挥手势:

“不,他们知道!但因为所有的工商业都跟这些士大夫的家族切切相关,皇帝要收工商业的税就等于从他们口袋里外往掏钱,所以他们拼死也要阻拦!我记得初中历史教材上记载了无锡葛成抗税的事,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了。但葛成为的这帮抗税的人,其实就是一帮士绅雇佣的地痞流氓,阻挠皇帝派来太监收税的打手而已!经常有人说明朝派太监收矿税什么的是典型的暴政,可是同学们,矿产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还是属于那些地主士绅所有?”

“当然是国家的了!根本不用问,那些地主士绅凭什么霸占国家的矿产!”

“没错,文官士大夫代表的地主阶级才是明亡的根本!”

学子们的情绪明显被胡义调动了起来,课堂已经偏离原先的讲课氛围,完全脱离汪文理的掌控,大家都沉浸在胡义的一番话语中。汪文理思路也已经跟不上趟了,这个学生所讲的跟自己所研究的完全是两回事,可是听上去却是那么的有道理。正在细细品味时,胡义却将视线转向了他:

“汪老师,为什么开矿所得的利益被那些士绅和官僚分了去,皇帝所得却寥寥无几呢?”

“这……..”

汪文理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吱唔几声没有下文。

“你口口声声说太监误国,可太监是什么?太监是皇帝的家仆,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文人士大夫则代表是地主士绅利益,皇帝的利益与士绅官僚的利益谁为重?种种史料都表明明朝的皇帝没有暴君,可为什么皇帝派自己的家奴去收些银子贴补国库,以免百姓负担加重,却被满天下当官的和那些读书人指责为昏君弊政,而太监则被形容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恶奴呢?!”

见同学们都露出深思的表情,胡义再道:“其实皇帝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没有哪个皇帝会愿意自己的江山垮台的!太监为什么又会专权?还不是皇帝为了对付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国家利益的文官政府,如果那些文人士大夫们一心为民,皇帝何苦要把太监们推出来和他们对抗呢?

如果国库的银子能收上来,皇帝还至于采纳内阁文官们的意见对那些老百姓加税吗?纵观明朝历史,太监们始终都是以皇帝利益为重,他们反对的只是那些把持朝政,瞧不起太监的文官政府而已!那些文官政府把持的舆论更不可信,那些由文人记载的史料更是荒诞!所以,有关太监专权误国的一些记载我们只能作参考而已,却不能盖棺定论,后人没有资格评论无法看见的史实!”

胡义的再一番话压下来,汪文理彻底崩溃了,额头都渗出冷汗,拿着一条白帕不停的擦拭,谬论,绝对是谬论,可我怎么就反驳不了他呢?….

“所以说太监专权祸国殃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那些惟孔孟是也的文官士人才是祸乱万民的罪魁祸!”

当最后一句结语说完时,下课的时间也已经到了,在众人崇拜和佩服的目光中,胡义不屑的看了一眼还在那里目瞪口呆的汪文理,如同得胜归来的将军般大踏步的出了课堂,身后是如潮般的掌声和尖利的口哨声…

..........................

新书急需收藏与推荐,请大家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