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25日,第三帝国陆军元帅,东线总司令曼斯坦因向东线各级将领下达了冬季战役具体作战实施方案。第三帝国将在6月中旬左右在东线集结起100个最有战斗力的正规师,总兵力180万,作战坦克和自行火炮6800辆,作战飞机5000架,各种火炮21000门用与此次的夏季攻势。
届时,德军将在三个方向上集中起前所未有的强大攻击力,向莫斯科推进,真正毁灭这个苏维埃帝国。
还有30个师将作为预备队使用,随时投入到东线大决战中。为早日达到**,感化全苏联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曼斯坦因的此次夏季攻势将是以稳为主,他要求所有参战部队要稳扎稳打,层层推进,慢慢渗透。先出动步兵四面进攻,寻找苏军防线弱点,再调出装甲部队对其弱点进行突击、渗透、歼灭,争取以最小代价夺取最大胜利。
曼斯坦因在集中中明确指出,不要求各部队进行强行突击,只要求各部队用强大火力压制对手,消耗苏军有生力量,迫使苏联人后退或者让其投降。即使一天只能前进100米也再所不惜。反正一句话,不给苏联人以任何反击的可能性,防止在最后关头出现战略失误,造成不必要损失。曼斯坦因元帅还给自己这次夏季战役取了一个非常贴切的作战代号,(怀孕的王八)。
第三帝国从军事角度上积极准备,对苏联展开战略进攻以外,也从外交上频频出手,发动全世界正义车家打击苏联。当曼斯坦因元帅下达了夏季战役最终计划的同时,芬兰率先在德国的邀请下,发出了复仇口号。出动了整个芬兰所能调集起来的所有部队,越过了苏芬边境线,开赴了德军北集群最前线,进入了苏联内陆作战。
随即,土耳其正式宣布参战,出动了几十万军队,高喊着挖斯大林家祖坟、烧斯大林祖宗的口号,向斯大林老家格鲁吉亚发起进攻。
紧跟着,世界上大大小小和德国有点联系的国家,都宣布对苏作战,或多或少的派了一些部队加入战场,以便分一点未来利益。就连非洲沙漠深处亲德的食人族族长,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在自家神庙里宣布对苏作战。从此,这个部落成天开始了祭祀活动,烧香,杀鸡头,洒黑狗血,扎稻草人,在斯大林照片上喷马尿。把斯大林画像扔进粪坑,以诅咒苏联尽快灭亡。
而在东方,中国国民政府也宣布对苏联宣战。要求苏联政府归还库页岛,海参威,外蒙古,外兴安岭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等等、等等将近1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发誓要将中国地图从骄傲雄鸡变成一朵美丽的枫叶,再创大唐盛世。
在军事准备和外交攻势都掀起了**时,德国人的战略轰炸机也同样开始了行动。50架从美国原装进口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更是一马当先。率先开始对苏联乌拉尔山脉工业区实施战略轰炸。还有大批中型轰炸机也同时开始了行动,在战斗机部队配合下对苏联各大城市、各大要塞进行了大纵深,全方位的狂轰烂炸,以削弱苏联战争潜力。
整个夏季攻势未开始前,空中格斗就已经拉开了序幕。上传
清晨,苏联乌拉尔山脉云雾弥漫。袅袅白云在容岭山峻间尽情穿梭嬉戏,如清水芙蓉,如湖中白莲,激撞起奇狂魅力。这里没有前线的战火纷飞。没有荡气回肠的厮杀狰狞。有的只是青翠山峰,还有一座为战争服务的工业区。
苏德战争开始以前,苏联就已经将大部分军工场送到了乌拉尔山脉。继续为前线战事输送战争血液,为战士制造钢铁武器,制造坦克战车。这里也成为了苏联另外一个心脏。没有了这个乌拉尔工业区,苏联早在1941年时就将崩溃。
随着时间推移,旭日破开了虚华云层,将火红太阳暴露在乌拉尔山区,驱散了旷世寂静,让大地恢复了喧哗繁茂。经过了一夜睡眠的工人们开始前往工厂,为前线制造枪支、战车、大炮。加班了一夜的工人则开始拖着疲惫身躯下班,默默走回家。
战争打到了这个阶段,苏联已经进入了最危险时刻,几乎所有工厂都是24小时运转,工人也分成了2个班次轮流工作,直至换班。但相比起前线的生死别离,这里的动作虽然辛苦,但性命无忧。这也让工人们能随遇而安,努力工作,为早日打倒法西斯,解放全苏联做出他们应有贡献。
库兵斯卡坦克工厂,是苏联在乌拉尔山区建立的最重要的军事工厂之一。这里生产着T34系列坦克,ls系列重型坦克,以及大量的苏军新式坦克歼击车,是苏联人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这里,苏联曾经派遣了大量战斗机部队长期驻防,架设了无数高射炮阵地进行防空。可惜的是,这些防空系统没有派上任何用场,德国轰炸机从来没有光顾过这个坦克工厂。随着战局恶化,常驻的战斗机部队被大量调走,只留下了高射炮阵地,孤独指着天空。但是,很多事情该来的迟早会来,库兵斯卡坦克工厂也最终将无法幸免。
苏联普通工人普惊,是ls-2重型坦克车间的组装工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进入工厂,将生产线上的坦克组装下线。然后送上前线,狠狠打击德国鬼子。对于这个工作普惊非常满意,因为他不用上战场,不用经历炮火洗礼,不用担心小命挂掉。这对于一直贪生怕死的普惊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天上午,普惊照例换上了工作服,走进了装配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车间内,已经有不少工人正在努力工作,将一辆辆ls-2重型坦克从生产线上运了下来。工人们虽然都很疲惫,却斗志高昂,但仔细观察,还是能从他们眉宇之间找到焦急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