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辰过去,已经来到寅时。京城上空依旧是灯火通明,硝烟弥漫,完全将缺月所照射出来的光亮给掩埋。
驻守在京城西门外三十余里的戚继光此刻也不由地深眉紧锁,脸上充满了各种不安。
其副将朱珏跟随戚继光多年,见到戚继光如此表情,深知戚继光此刻遇到了难题,于是立即道:“将军,现已寅时,如果严嵩真的在子时行动,两个时辰过去,想必京城之中已经无法抵挡,不如我们出兵吧!”
说到这个朱珏,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英雄事迹,在剿灭倭寇的花街战斗中单挑倭酋,一人消灭倭寇八人,被称为“勇士朱珏”,也是戚继光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也正因为戚继光有如此部下,所以戚将军才可那样英勇传神,战无不克。
而朱珏也并非一般草莽,他对于作战分析还是很到位的,此刻提出这样的建议,也确实是根据京城里面的情形所分析出来的。
按照预计,京城之中除了可以调动部分锦衣卫和大内侍卫之外,最多就是一些义士前来相助,而以正尧的人脉关系来看,所能够召集的人手也最多几千人。根据对严嵩党羽的统计,光是京城可以用的人也至少不下五万人,这也就是正尧要用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去抵挡严嵩五万人的兵力,其结果可见一斑。
虽说古有破釜沉舟,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之战,但这种也是极为罕见的。况且,正尧手中的人都不是那种有过作战经验的军士,单打独斗还行,放到战场上,自然难以行得通。
如此一来。那就算正尧的计划再好,他再怎么聪明,面对严嵩的千军万马,绝对撑不了多久。
“朱珏,你跟了我有多久了?”
戚继光两眼迷茫的望着京城,嘴里却是喃喃的说着,脸上一番想入非非之色。
在这个节骨眼上,戚继光竟然问自己这种问题,确实令朱珏有些着急,于是道:“朱珏十五岁便跟随将军征战。现在已经有十五年之久。将军何故突发此问呢?”
“嗯,十五年了,也就是说我的战场生涯也有二十年之久。大大小小的战役足足有上千场,然而今次一役,却是我生平最为郁闷的一场。”
戚继光不禁一番感慨。整个脸上充满了无奈之意。
回想起往日种种。戚继光不由地暗自神伤。
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他的战场生涯。
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与倭寇在海上作战数百次,令得倭寇退居海上。
嘉靖三十……
这一幕幕的事迹无不令戚继光本人感到自豪,多少场战役之中,他都可以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进行战斗,又有哪一场不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可是唯独今番这一役,显得十分的窝囊。
等待时机,以备后援,这是战略上的方针,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眼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京城里的人更是苦苦支撑了有两个时辰之久,可以想象京城现在必定已经到了刺刀见红,血流成河的地步,而奋力抵抗严嵩大军的队伍必定也是死伤无数,节节败退,而相比之下,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如同硬生生被人摁住后颈,无法动弹一般,委实难受。
戚继光的郁闷完全写在脸上,朱钰自然明白,于是催促道:“将军,不能等了,下令吧。”
“可是军令如山,没有王爷的信号,我们又怎可……”
“将军!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将军要受军令责罚,那就又末将来领兵!”
朱珏恳切的说道,坚定的口吻,无不证明朱珏的果断和坚韧。
“不行,这怎么行!”
戚继光一口否决,如果应允朱珏的要求,那岂不是会害了朱珏。
“将军!不能再等了!想来现在刘将军和俞将军他们也咱们的情况一样,只有我们出兵,他们才会有决心一起出兵,否则再不入城,末将怕……”
朱珏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却很清楚,三方人马的境况遭遇如出一辙,相信每一方都在看着另外两方,而他们的心里都是同样的着急。
兵临城下,却迟迟不攻,这对于长期作战的将士来说,无疑在士气上就产生了影响,严重者可能因为士气低落而导致最后的落败,这是身为将领乃至统帅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可是戚继光终究不是这次行动的最终发号施令的人,他不可以轻举妄动,没有下令就是没有下令,不可以自作主张坏了全盘计划。
“咻——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