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盛唐烟云 > 第二章 天河 (二 下)

第二章 天河 (二 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瞒陛下末将去年偷懒,对飞龙禁卫整训的事情,没怎么上心日常事务,全是靠封常清和他那麾下那帮百战老兵在做!”因为顶着一个骠骑大将军的头衔,所以高力士可以用“末将”一词来自我称呼,并不像其他内宫太监一样,直接把自己定位于皇帝的私人奴婢“不过若是有人表现非常出色的话,末将心里也会多少有那么点儿印象!”

说着话,他探过半个身子,用眼睛往御书案上扫去刚刚扫了没几个字,心中立刻‘咯噔’了一声,眉头紧跟着就皱了起来

“怎么?这些人表现并不出色是不是?”李隆基的眉头随着高力士的表现而皱紧,脸上的怒气一闪而没

“不是!末将,末将只是没想到,他们几个小家伙,居然在边军之中,也能这么快站稳脚跟!”高力士一边遮掩,一边在肚子里暗骂杨国忠糊涂俗话说,打虎不死必受其害咱家既然昧着良心姓王的小家伙交给了你你就该干净彻底的把麻烦解决掉都身居百官之首了,居然还改不了江湖习惯杀不了对方,就想着给点儿好处恩仇尽泯!你以为是街头混混抢地盘么?还带打完了架就摆桌子酒席把盏言欢,从此井水不犯河水的?

“你记得他们?”李隆基敏锐地察觉出高力士有点儿言不由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隐隐带上了几分凌厉

“末将,末将的话说出来,可能,可能有点儿得罪人这几个,这几个小家伙,当时在白马堡中,并不是表现最抢眼的”高力士心中猛然警觉,赶紧把对杨国忠的腹诽藏好,顺着刚才说过的话给自己圆谎

“哦?!”李隆基低声沉吟,“说说,那他们怎么会得到封常清和杨国忠两人的赏识?!”

“他们,他们.......”高力士脸上的表情更为尴尬,好像非常为难一般,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也知道前年末将在白马堡奉命练兵,很多世家子弟,都把加入飞龙禁卫作为了终南捷径!这几个小家伙,都是勋贵之后,刚入军营时个个都细皮嫩肉的,没少拖累军中同僚不过,经历了最初的几个月磨练之后,他们倒也没给长辈丢人后来他们追随封常清去了安西,想必因为父辈的关系,在那边也会被将领们高看一眼立功的机会就难免比普通人多一些!”

“哦!”李隆基笑着点头,目光再度落于那几个被杨国忠额外施恩者的名字上,“宇文,,,,,,?这个姓氏可不多见?宋武,朕好像听什么人提起过,莫非他跟中书舍人本是一家?”

“陛下目光如炬!”高力士见李隆基的注意力成功被自己引歪,赶紧大声拍对方马屁

“这些不争气的东西!”李隆基笑着骂了一句,心中的最后一丝猜疑也烟消云散给事中宇文德是杨国忠的心腹,中书舍人宋昱也是杨国忠的党羽他们借机给自己的弟弟和族人捞取好处,乃人之常情,不足为怪

猜到了其中关键,李隆基非但不生气,心中反而顿时感觉到一阵轻松如今已经不是姚崇为相的时候了,对官员的个人品行要求没那么严苛事实上,即便是姚崇做首辅之时,朝臣们为家人捞好处的事情也无法完全禁绝做了这么多年大唐天子,李隆基对底下官员的心思摸得很透彻他不怕臣子们为家人谋取私利,只要不超过一定限度,他反而会默认这种行为

自家的孩子用得放心凡借助家族力量爬到一定位置的,其一举一动,也必然会考虑到背后的家族这种人,驾驭起来比心中无所顾忌者相对容易得多也最不容易对朝廷产生怨恨毕竟,其家族利益已经跟大唐朝廷牢牢地凝结为一个整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宋舍人他们几个,这回的确做得太露骨了些!陛下可以将这份诏敕驳回去,让他们重新来过想必,他们心中有愧不用陛下明说,也会痛改前非!”揣摩出李隆基不打算深究,高力士立刻做出一份义正辞严的模样,大声建议

“算了!他们肯让自家子侄到军前效力,也是难得!”李隆基大度地摆了摆手,笑着否决“莫说几个小家伙还立下了些功劳即便他们还赖在长安城中混吃等死,看在他们父兄的份上,朕也不能太亏待了他们!”

“陛下这话要是让宋舍人他们几个听见,羞也要羞死!”高力士笑着补充了一句,马屁拍得半点痕迹也不着

“水至清则无鱼他们肯尽心为朕做事,朕也不能一点好处也不给他们留!”李隆基笑着将马屁收下,继续浏览一干年青才俊的名姓,“这个叫王洵的小家伙,朕还有些印象去年平定王氏兄弟之乱,好像他还立了大功朕记得,曾经赐了他一个紫铜鱼符带!”

“的确是他瞧末将这记性,陛下不提,末将差点给忘了!”尽管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情愿,高力士见遮掩不过去,还是将王洵底细给背诵了出来“他也是托了关系进白马堡大营的刚开始时表现也是平平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原因阴差阳错,居然成了揭穿王氏兄弟谋反案的关键人物!”

“朕记得他!”李隆基对王洵的印象可不止这么一点点儿“前年在骊山行宫,他曾经带着一伙人为朕清理道路上积雪干活时很卖力气!宋舍人他们几个这事儿做得有失公允了!既然越级提拔,就要准许别人借风扯帆怎么能只顾照应自家兄弟,把别人直接漏在了外边让安西将士看见了,岂不是要从此疏离他们的家人?”

“的确如此!”高力士心中暗暗叫苦,嘴巴上却不得不附和李隆基的意见,“一碗水不端平,军中想必也会有抱怨之声不过——”顿了顿,他笑着提醒,“王校尉是押送物资去的安西,并非主动请缨想必杨相和宋舍人他们商议时,也有这层考虑!”

“嗯!”李隆基轻轻点头这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但无论怎么看,都掩饰不住宋昱等人以权谋私的痕迹“朕记得,那姓王的小家伙也是将门之后元一,你可清楚他的族谱么?”

“他是开国郡侯王相如之后其祖当年与武氏一脉走得很近但连续三代没有出来做官,所以到了他这辈,按照制度,就只剩下了个子爵头衔”心知今天无法阻挡王洵的狗屎运,高力士只好将自己掌握的情况一一向皇帝禀明,同时念念不忘泼上些污水,“其在去年秋天前往安西,是为封常清押送一批军械但到达之后,就留在了当地,再也没回来覆命!”

注1:在古代,很多有些重要上谕的稿子由臣下代拟,叫做诏敕皇帝如果觉得符合自己的心思,就用印后交给尚书省颁发如果觉得不满意,就驳回然后由臣子修改再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