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怎么不见小叔啊,我还给小叔带礼物了呢”,芽儿一直纳闷来着,小叔怎么不在家。
本来哭哭笑笑的跟王奶奶嘀咕张泽远的事情的杜奶奶,一听小孙女的话,就想起自己那个犟性子的小儿子,“别跟奶奶提他,那个臭小子老大不小的了,竟然还不想着赶紧成家。我说找人给他介绍个对象吧,他倒好,早跑到县城去了”。
杜奶奶一提起儿子就是一肚子的气,“儿大不由娘,那个臭小子念了两年,竟然说什么婚姻自由,非要找个什么志同道合的媳妇。这村子里谁家不是找人介绍的,小日子照样过的甜甜美美。哼,我看他就是翅膀硬了、长本事了,看不起乡下人喽”。
“人家现在是工人了,快吃上国家粮了。哼,反正奶奶现在有孙子,有孙女,也不指望他”。
杜奶奶说起小儿子,是一肚子的话。这哭是不哭了,可杜爷爷是一天三遍听老伴唠叨这个事,这会比刚才还头大。赶紧再朝小孙女使眼色,不过芽儿这会也爱莫能助了。
等吃过晚饭,一家人才算是镇定下来。收到惊喜虽然开心,但这惊喜实在是够惊的,杜爷爷他们心里总是有点不踏实。
“翟小子,这又是表扬信,又是收音机和自行车的,你家老爷子没少费心吧”,杜爷爷问出了众人都想问的问题。
翟耀辉也知道杜爷爷他们的顾虑,就把事情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当然全部的功劳都是芽儿的。“其实还是咱们家芽儿厉害,爷爷也只是掏掏腰包,我也只是跑跑腿罢了”。
翟耀辉虽然说得简单,但依旧把杜爷爷和李爷爷两个老头给乐坏了。李清源这次抢先一步,抱住孙女狠狠的亲了一口,然后跟杜爷爷俩人异口同声的喊道,“真不愧是我老李老杜的孙女”。两人喊完,还彼此哼了一声,一副你怎么学我说话的表情。
“不过,这次翟老哥帮你存的老婆本估计花个差不多了吧”,杜爷爷不知道翟家的具体情况,还是有点不安,这可不是便宜货。这两台收音机,自己家就是不吃不喝也得好几年才买得起。
翟耀辉听了杜爷爷的话,要不是自制力好,差点脱口而出一句,“要不让芽儿以身相许吧”。当然,这会他还依旧把芽儿当成妹妹看,但自己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刚才这一家人都能抱抱芽儿,亲亲芽儿,而自己只能在旁边看着眼热,压根没有自己说话的份。不过翟耀辉也知道自己说出这句话的后果,估计自己只要露一丝口风,从此以后自己就成杜家的据绝来往户。
“杜爷爷,你就放心吧,家里的老爷子私房钱厚着呢,你们帮着老爷子花一些,说不定奶奶还要谢谢你们呢”。
既然翟耀辉这么说了,杜爷爷也不套,爽爽快快的收下,大不了往后每年多邮寄点山货过去。不过,细心的李清源也有自己的担心。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自己已经长住清河湾了,这要是自己两家把这些东西都占了,即使乡亲们都厚道朴实,也难免会有人说酸话。李清源把自己的顾虑跟杜爷爷一说,正好杜爷爷也有这方面的担心。
最后,到了第二天晚上,本来早早休息的村民,都搬着小马扎跑到大队部听收音机去了。据说个个听的聚精会神,整个大队部鸦雀无声。而且,第三天,杜爹就跟村长两个人,一人推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
过了没几天,清河湾的乡亲们,差不多人人都能哼上几句东方红,唱上几句沙家浜。村子里多了辆新自行车,周末的时候那些半大小子现在终于被允许摸摸那辆旧的了。就见三五一群,大呼小叫的整天在那小广场上骑着车子遛弯。
不得不说杜爷爷他们的做法很明智,虽然杜家多了一台收音机,一辆自行车,还真的没有说酸话的。而且,提起杜家和新搬来的李清源老两口,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两个字,厚道。他们都清楚这是占了人家的光了,要不然人家小翟和小冯同志怎么会送村子里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过,这上门给小叔介绍对象的人好像更多了。杜奶奶更爱唠叨了,本来每周都要回家的小叔就更不敢回家了。
周末难得回家的杜家兄弟几个,见到新自行车很高兴,见到宝贝妹妹更高兴。没等他们带上妹妹骑自行车出去兜风,就被妹妹送给他们的惊喜给吓着了,这妹妹也太疼他们了吧,这一摞摞的参考啥时候才能看完啊。
不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耳熏目染下杜家兄弟几个鬼主意也不少。跑到外面,呼啦啦喊来一群伙伴,一人一本,大家也别玩了,一起吧。最后这些参考资料,可是让清河湾再不久的将来,一下子就冒出来十几个大学生。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随着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夜,清河湾的乡亲们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搬着小马扎去大队部听收音机外,又开始了年复一年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转眼间1976年,这可以称为中国近代史最惊心动魄的一年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ps
嘿嘿,本来能让女主长大一岁的,不过要蘀人查询高考录取信息,只能更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