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回到唐朝当王爷 > 第四十一章 外面天翻地覆与我何干

第四十一章 外面天翻地覆与我何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冬两季,是枯水期,对修筑堤坝是很有利的事。因为有朝廷的支持,各路官府大开绿灯,一切所用的材料,绝对是第一时间快速补给,所以,运河边工地上的民工全部加足马力日夜抢赶进度,眼看着就快要到年底了,他们都希望修筑堤坝的工程能在年底前结束,这样就能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不得不说,劳动的人民最美,他们这股干劲儿,传递了一种劳动美德,比起当年隋炀帝毫无理由征调民工弄得全国怨声载道,蓝田侯在江南征调十万民工修筑运河堤坝,相反得到的却是一片赞美超级科技强国最新章节。

从来没有那个征调民工的大官,会得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赞美之声。

的确,所有的民工都知道,蓝田侯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干活不是白干,每天有铜板可拿。修河也很随便,不会强行逼迫过度劳累,真正的把民工当人看,没有严管的吏目跟在身后拿着鞭子抽打,也不会要求没日没夜地劳作。甚至隔三差五还会休假,简直就是劳动者的福音。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就凭他们每天坚持工作八个时辰,已经让蓝田侯觉得在压榨廉价劳动力。

当然,劳动力三个字儿,只能偷偷地在陈华心里面过滤。这种超前的思想,还不适合只能小打小闹的大唐子民,否则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出某种可怕的种子,到时候陈华可不能那么容易剥削任何一个人了。

运河的工程,就没有受到任何官方的约束而停止。相反,朝廷派发的物资,反而越来越多地运来江南,支援着受灾的地方。

以前那里受了灾,救援的物资,朝廷都是越往后,派发的越来越少,因为国库消耗不起,无论是救助灾民,还是河工治理,都是有固定的一个数目。就好比老李当初拨给陈华四十万贯铜钱,这已经是朝廷能拿出来的最大数目。

但是,胡各个州府报上来得到朝廷拨来的铜钱,合计起来远远超过了四十万贯。

这并不是因为老李慷慨大方,而是,在这个时候,陈华终于知道,由他提议的全国募捐,取得了一个多么震撼的成效。

朝廷发起的全国募捐,在全国各道州府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像江南道这样富庶的地方,募捐的资金,更是恐怖的吓人。

江南从不缺乏富商,有钱人就和湖里面的鱼一样多。整个大唐十道,江南道募捐得到的资金,就占了一半。整整四十万贯,全国其他各道,加起来整整百万贯之多。

由魏征管理的募捐署,可没有贪污一文银子,经过众多精通会计的官员统计得出,全国募捐得到的铜钱,的确超过百万贯。这一数目报上去,顿时全朝堂鸦雀无声,文臣武将傻眼儿了,心里纳闷,怎么大唐朝的贵族,突然间那么有爱心了呢,以往就是要他们捐一个子儿都要哭闹一番。

不得不承认,这是有史以来,国库第一次获得那么多现银入库。同样,也让很多人心里面诅咒那个身在江南最好掉运河里淹死的蓝田侯,天生的马屁精,不费口舌,就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招牌,顺理成章地收刮了百万财富,像他那样聪明的人,要是生在前朝,就那么在杨广的面前献上一策,好大喜功的杨广,一句话,封国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咒骂、嫉妒、崇拜,反正长安城一直都是在那种环境中年复一年,谁也见不得谁好,谁也没扳倒谁,这是实话。

不用猜也知道,老李肯定连睡觉都会笑醒,就因为陈华的一个建议,老李的小金库又收刮了不少民脂民膏,而且还不是巧取豪夺,是别人乐意掏腰包送来,老李拿人手短的程度,赶得上他脸皮厚的程度,肯定是统统纳入怀中。

老李阴险狡诈的嘴脸,陈华懒得去想,也好在老李没缺心眼,江南这儿,也的确花了他不少银子。不然,天下第一个有话要说的就是陈华,他一定要华写奏章,让老李犯头痛病是必然的。

谁说身在江南,就不能让老李得头痛病啊。

就是写一篇十万字歌功颂德的文章,老李看也得看头痛,这还是小把戏,大把戏,陈华都不屑用,就好比他现在拼命向老李要钱,使劲地要钱,不要脸地要钱,老李一定会抱着脑袋头痛如裂。

当然,陈华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回长安,功劳肯定要被克扣大半根源之路全文阅读。所以,不能让老李抓自己的把柄。

胡账房最近天天在算账,很少去打搅侯爷。他身为侯爷委派的首席会计师,不能出一个子儿差错,大账目,一个子儿,就是万贯的出入,胡账房丢掉老命都可以鞠躬尽瘁死而无憾,丢侯爷的面子,比让他七十岁光着腚子围着运河跑都还要羞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