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沁虽无根基,可背后有孟家做支柱,到底底气足。
于掌柜灰头土脸的回了老家,沐家也赔了夫人又折兵,没少被人笑话,可算叫玉沁出了口恶气。
待过几月,韩玉沁也算在暹罗站稳了脚步,几番摩擦,也全被她智慧化解。
至于清霜,她虽为女子,本事却不小,跟了韩玉沁到暹罗,可不是叫人把她供起来的,没闲着几日,便跟玉沁索要了“重要任务”——生意的事暂告一段落,她苦逼地被派去调教人了。
韩玉沁深觉自己人的重要性,是以,到了暹罗便开始网络人才,只是人才难得,往往花费不好,还不得称心,于是,她倒也学着另辟蹊径了。
在玉沁嫡出京郊的那处庄子上,清霜给她带去了十来个小孩儿,断断续续,养活了不下百人——
这些孩子里头,最大的没过十岁,最小的甚至三四岁。
孩子里头,有些是从人伢子手里买下的,有些则是家乡遭了灾,被父母卖掉,亦或是城中小乞儿。
这些孩子年纪小,粗活干不得,那些大户人家又嫌教习规矩花费时日不短,嫌弃他们太麻烦,总归是不愿要的。
这样小的孩子,多半是卖入那些人伢子手中调教,其中所受委屈太多,也不必提了,更有许多,吃了苦,受了罪,最后入不得府邸做小厮丫鬟,偏要被那些腌臜之人买去,好日子终归到头了。
韩玉沁倒是只挑着小孩子买来,也不嫌弃不懂规矩,不识字,都放于庄上,由清霜细心教导。
本来也没人注意,却惊动了梅苑这边。
白锦听说了玉沁之事,沉默了许久——便是白棉,也是哭了出来,甚至,请示过玉沁后,亲至庄上,给孩子们送衣送食。
现在,这些养在庄上的孩子,都把白棉当亲姐姐一般,白棉脾气好,每日里领着孩子们上山下水地玩,没事的时候,甚至还会教习孩子们几手功夫耍。
白棉心善,她与白锦一样,自小被孟族长收养,之前吃过不少苦头。
现在,瞧着这些孩子好好活着,也感觉自己不那么心酸了。
而涔姑姑与金嬷嬷知道后,就真的忙坏了。
孩子们年纪小,可也需要许多衣裳,送来的时候破衫褴褛,可以说衣不蔽体的了。
于是两位顶级绣娘便连轴转着,一件件小孩衣裳流水儿一样往庄上送。
韩玉沁倒也不心疼,反而把梅苑里原本养着的那些绣娘,送来帮工,与那俩人一齐做工,手中活计到也快些。
梅苑的厨娘做的吃食,一贯被玉沁他们瞧不上。如今,人家厨娘也不干了,收拾了行囊,自己就跑去了庄子里,每日里,也不用白棉用吃食,自己在那儿垒了火灶,把那群孩子喂得油光瓦亮,肠满肚圆。
韩玉沁感觉,清霜再有能耐也是一个弱女子,只她自己看顾庄子太累些,便又从王家借调了人手来帮忙,也教习孩子们学些规矩与文化。
清霜倒是能清闲些,却成了教书先生,教了几个字后,却开始教孩子们算账了。
韩玉沁瞧大家这样自动自发,倒也松口气。
她做这些可不光是扶贫救济这样大公无私,也是求了回报的。毕竟几千两的银子几天就花光,谁也没这样大度——无非是希望“挟恩以报”,这些孩子能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