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时代的梦 > 第七十四章 料器(3)

第七十四章 料器(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到了乾隆年间,作为史上出了名“讲究”的皇帝——乾隆皇帝,认为“玻璃”或“琉璃”发音不吉利,正式命名带工艺的琉璃为“料器”。自此,料器这个名词正式被写入史册。

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十年是料器制造的巅峰时期,当时制作和存放料器的厂房、库房就多达42间,年产数万件典礼品、陈设品、装饰品和佛堂用品。乾隆二十年特传旨做料器鼻烟壶500个、器皿3000件,以备赏赐之用。可见当时料器的生产力与地位之高。

清宫廷造办处生产的料器质量上乘、色彩丰富,光单色料就有30多种,还有金星、揽料、缠丝等,造型也极富中国特色。当时,套料可以套2-8种颜色,体现了料器的最高超技艺。

这一时期,宫廷中也涌现出一批擅长造料器的高手,尤以乾隆年间一胡姓总监最负盛名。他烧制的料器均以最上等的白料做胎,吹制成鼻烟壶、花瓶、碗、盘;再于极薄的胎上画珐琅釉彩,高温烧制。

出于他手的这些绝伦的作品不仅做工十分精湛,连绘画的笔触也很细腻。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他所做的鼻烟壶了,后人称之为“古月轩”。为和内画壶区别,也有人称稀世珍品“古月轩”为“外画壶”。

套料是北京料器一项重要发明。从赵之谦《勇庐闲话》的记载中可知,它始于清康熙年间,以白玻璃地套贴彩色玻璃图案,以套一彩为主,套二彩以上的称兼套,还有彩色玻璃地套彩玻璃者,图案均经碾琢方成;至乾隆年间,套料盛行起来,国外称为乾隆玻璃。

乾隆年间北京料鼻烟壶颇负盛名,有辛家、勒家、袁家3所名店,而以辛家料鼻烟壶最为清洁,光彩夺目。晚清时又发明了在透明料鼻烟壶内壁绘画肖像、人物、山水、禽兽、鱼藻等图案,称作内画壶,名家有周乐元、叶仲三等。

清中期后,随着国势的逐渐衰微,内务府造办处用人也急剧萎缩,不少宫廷匠人进入北京城里谋生,这反而促进了宫廷、民间技艺的融合,料器造型也更加丰富起来,使得北京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料器生产的代表。

清道光二十年,北京有张昆和徒弟贾福来用“广料”和“洋料”(即日本料棍),烧制戒面石、尖石、麻花针出口。

民国时期,京城生产料器的玻璃厂、料器店和大大小小的字号,在城南一带相继出现。料器行艺人的产品有料鸟、料兽、料花等,并能制成仿宝石、翡翠、玛瑙的佛珠、耳环、指环、别针、走兽等出口美、加、法、印等国。

1914年,江朝宗出资兴办光明玻璃料器厂,生产料器供出口,这也是北京第一家民办玻璃厂。1929年,有一批日本西餐叉子,要求每支上都要烧制一只料器小鸡作为装饰。

此后料器手工艺人便开始烧制独立的小动物,最受欢迎的造型是12属相的小动物。后来出现了两家专门制作料器动物的料器作坊:“蒋家门”(志源号)“汪家门”(长丰号)。

由于两家操作工艺不同,作品神韵气质则各有千秋。在之后的30年间,“志源号”“长丰号”竞相发展,先后培养出许多出色的徒弟,后来徒弟们又独自生产并招收艺徒,使料器作品从制作工艺和题材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北京料器从业人员已发展到近百人,其中制作料鸟、料兽的有近三十人,花色已发展到二十多个。但后来由于连年战乱,出口停止,内需也变小,料器和其它手工艺行业一样纷纷歇业改行。

手工艺人们为了生计,拉洋车、当小贩、打短工,全行业一片凄凉景象。战后初期,料器行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受到战乱重创的影响,很多手工艺人仍然不敢回归老本行,重操旧业的人也收入微薄,需要兼搞副业,艺术与技巧均停滞发展。

北京料器的生产工具比较简单。随着各个时期生产技术的发展,料器工具也有很大的变化。很早以前,制作料器是将各色料棍放在木炭上烧烤,用镊子捏塑成型。后来改用香油火灯,用嘴吹气加温烧烤料棍,再边烧边用镊子捏塑成型。

由于长年用牙咬着皮管吹气,许多人门牙都掉了,至今有些老人仍称呼料器艺人为“吹料活的”。到了19世纪20年代末,这种方式被改成用气筒子打气,只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太浪费植物油,加之生产环境条件也较差。

1965年,北京一家新的料器厂大楼建成了,生产料器的方式也重新改进,主要采取煤气喷灯的方法,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

料器工艺中掌握好火候是关键,火烤温度太高,料器容易变形,温度太低又会炸裂。制作料器的工艺有点像捏糖人的技法,主要靠的是匠人对物体形态的适度把握,另外其制作配方也很重要。

总体上来讲,料器和琉璃、玻璃的原材料没有什么区别,都采用的是硅酸盐或者其他的一些金属氧化物,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作品,其中所添加的金属氧化物完全不一样,有的会放入一些像金、银等成分的贵金属。

北京料器厂有一位叫做陈德海的匠人,他制作料器的手艺堪称一绝。他曾经制造过“唐三彩”与“青铜器”之类的造型,鲜活逼真的造型加上形象逼真的质感,看过的人无不惊叹不已。

这些都是料器制作的精品,前面提到的被称为“古月轩”的料器,由于没有人知晓其当时制作所采用的配方及具体的加工工艺,至今没有人能够制造出同类的料器来。

说起料器葡萄,老北京人都知道有名的“葡萄常”。别看一串串玻璃料葡萄不起眼,却有京城手艺人常氏家族的一段传奇故事。

“葡萄常”是北京独有的料器工艺品种,是以玻璃为原料制成的一种葡萄形艺术品。由于其技艺高超、特别,制成的葡萄可以以假乱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关于“葡萄常”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平常的故事。那是在清代咸丰年间,北京花市大街有一位叫韩其哈日布的蒙古族老人,由于家境贫穷,就以做泥葫芦、泥人谋生。后来,他受泥玩具的启发,用泥仿做葡萄珠,涂上颜色,用细篾儿串成一嘟噜,远远看去,像真的一样,受人喜爱,

生意红火起来后,他又进一步改进工艺,以玻璃为原料,烧制出玻璃葡萄,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被人抢购一空,也开始有了名气。光绪二十年农历十月初十,是清代慈禧太后60岁生日。

当时的北京,树叶早已枯黄,被阵阵秋风扫落在地。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大戏台看戏,发现戏台前挂着一串串水灵灵新鲜的葡萄,就要人摘来给她吃。大臣跪奏说那是装饰品假葡萄。

慈禧不信,当她亲手触摸后,才确信是假的,命人叫来韩其哈日布,对其精湛的技艺大加赞赏,并赏名“常在”,还赐给一块亲笔手书的“天义常”匾。这事轰动京城,“葡萄常”名声大震。

“常在”于是在北京崇文门外东花市开设“天义常”作坊,一些外国商人也赶来订货,产品很快畅销海内外。

“常在”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伊罕布、扎伦布兄弟子承父业,继承发展了“葡萄常”的手艺,制作的玻璃葡萄远销美、法、英、德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1914年,“葡萄常”兄弟俩精心制做的一套各种色泽的料器葡萄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获得奖状。至今,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还陈列着伊罕布的杰作。北京故宫里,还存放着“葡萄常”制作的“子孙万代”葫芦。

伊罕布兄弟故去后,葡萄常这个家庭作坊就靠常玉龄和她的三个姑姑、一个姐姐来经营,由二姑常桂禄主持。为了保住葡萄常这门绝技不传外,五人发誓终身不嫁人,人称葡萄常五处女。百镀一下“大时代的梦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