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时代的梦 > 第四十九章 手鞠球(1)

第四十九章 手鞠球(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蓝桉的外婆有一双灵巧的手,她制作了500多个漂亮手鞠球。外婆有一个邻居陈雯老师也是一个非常爱好鞠球的人,外婆和陈雯经常聚在一起探讨鞠球的配色和技巧。。

周末的时候,蓝桉来到陈老师的家里,陈老师的丈夫黄大哥带我们来到一个房间,而这个房间也是他们夫妻两平时空闲时候的活动地了。

陈老师是一所高校里的老师,他的丈夫黄大哥是茶艺的爱好者,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会在这里泡茶喝茶,而陈老师呢,就坐在对面制作鞠球,黄大哥有时候也会帮忙拉拉线,如此安静悠闲地慢生活真是羡煞旁人啊。

说到鞠球,陈老师说纯粹是因为爱好,在学校的时候,作为一名园林设计的老师,平时也会接触到一些图纸的设计,自然也为制作鞠球时的图案设计打下了基础。

陈老师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她说做这个鞠球,很磨耐心,因为上面的图案都是一针一针的刺上去的,只要有一针错了,就要把前面的拆了,重新再弄。那是非常磨意志的一件事啊,而陈老师说,他从来没有因为做错要重新去弄而烦过,而是为了要把它做好,往往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

手鞠,又称手毬,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唐代的蹴鞠,可拿来抛掷把玩。公元7世纪流传至东瀛,发展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艺术形式。

由于其漫长的制作过程融入了制作者的心意,也成为一种带来好运和象征幸福的礼物,亦是“新年”的季语。最初球芯只是缠绕一些线所作出的东西,约16世纪末,球芯换成以棉线作出的高弹性球体,并在上面缠绕彩色丝线,所作出的玩具即是手鞠。

陈老师告诉蓝桉,“手鞠”制作时也有填充稻壳和香木屑的,它被看作是带给亲人祝福的幸运球,只赠予最爱的人。

据说,“稻禾”在日本是贪生怕死的“狐仙”。将稻壳填充在手鞠球中,“稻禾”就住进了手鞠球中。生病时将它放在枕边,或者外出时带在身边,具有辟邪的作用。当主人遇到危险或有灵异来犯时,贪生怕死的“稻禾”为求自保,就一定会跳出来搭救主人的性命。

早在平安时代,和用脚踢的蹴鞠一起,用手玩得手毬也诞生了。最初的手毬是在手上抛接式的,即是将手毬抛高,以不让其跌落地的方式玩耍;将手毬视为杂技,名为“品玉遣(珠玉)”的卖艺人出现了。品玉遣的出现使得其向一般人普及。

蹴鞠是2张光滑且具弹力的鹿皮,缝合起来的东西,玩法是按顺序传踢,还伴有复杂的礼仪、装束等——出自《日本游戏史》。

室町时代,高贵的女性间以绢丝卷制的手鞠开始流传。江户时代初期,不再是只是用线卷制,将谷壳以及沙等做填充芯使得能发声,还有将锯屑包起使得其有弹跳力的比较接近现代的手鞠出现了。

到了江户时代,最初以在手上抛接为玩法,以木棉线卷制使得更有弹力,可以在地面拍打玩的手鞠迎来全盛期。随着木棉花种植普及,木棉线更容易入手,一般人也开始广泛制作手鞠的全盛期也来了。

有这样的记录留了下来——越后国出身的良宽和尚说,“孩子纯真的心正是致诚的佛心,因此喜欢和小孩玩,常和他们玩捉迷藏、手毬,怀里也常放着手毬”。

安政年间,手鞠球作为女孩的玩具,和追羽根(日本传统玩具之一,类似羽毛球的东西,拍子是木板)一起成为女儿正月的游戏玩具流行起来。

虽说手鞠球曾经在日本风靡一时,最初“鞠”这个字出现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蹴鞠”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足球。“蹴鞠”的“鞠”以一种熟皮缝制,里面填充毛或者其他材质的圆形实心毛丸,结实耐踢。

7世纪左右,日本“遣唐使”将这项运动从中国带回日本,并慢慢在日本的贵族阶层流行起来,成为新春时在神社表演,献给神灵的一项例行活动。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鞠球”衍生出了另一种形式的物品——手鞠。如果说“蹴鞠”是男子们特别热衷的一种运动用品,那么“手鞠”就是女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玩具。它使用制作和服剩余的边角料,填充成球状,然后用多彩丝线缠绕成几何图形,非常精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