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笔趣阁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两百九十节 官学生制度

第两百九十节 官学生制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了平息这些人的不满,周琅并没有取消科举中的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形势。不过从秀才阶段就截流的情况下,乡试、会试和殿试就真的有些沦为形势了。再有官学校为更容易的公务员培训渠道的情况下,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执着于传统的科举。

即便有,那也是一边在学校学习,应付学校的各种毕业考试,一边继续学习传统儒家理论,应付科举。这些人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能够得到保证,所以周琅也就不在乎继续留下一个形势,加上他承诺过王辅茞,会保留科举制度,否则他肯定会跟这些卫道士彻底决裂,彻底废除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些流于形式的制度。

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大大扩张,并且每年还在持续扩大,学校已经不再是培养官员的机构,而是为全民培养人才的机构。专门培养官员的学校依然存在,而且是其中教育质量最高的学校,称之为官学校。

那些考入官学校的学生,称之为官学生。通过容纳科举的院试,大大扩张了官学校入学考试的规模和范围,招生的质量相比过去,甚至大幅度提高了,因为过去的官学校入学考试,由于选材范围小,几乎集中于城市工商业阶层,基本上蒙学识字的读书人都能考进来,现在则涵盖了广大乡村的私塾学生,招生规模扩张了好几倍,学生的素质当然大大提高了。

为此周琅甚至向传统做出了一次妥协,取消了官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力。

这次妥协带来的影响巨大,因为这让正在日益扩大的学堂教育体系,受到了一次巨大的冲击。周琅的学堂中,之前是不教授四书五经的,以自然科学为主。小学教育以识字和算数为主,根本就没有四书五经的空间。传统私塾教育中,学生要摸到四书五经的程度,得需要经过识字性质的蒙学,把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读物摸透了,才会开始读四书五经,每每完成这些都已经过了五六年。

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彻底挤占了四书五经的时间,小学熟读这些识字读物,接受了数学教育之后,中学阶段则是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然后就可以进入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留给四书五经的时间。

现在不一样了,学校体系中的学生,如果想要考入官学校,那就必须对四书五经进行学习,至少在作文等领域,能够达到秀才的水平,否则根本考不进官学校。这对这些学生显然又是不公平的,新制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周琅的改革当然不可能倒退,打击高效的学堂教育,保护低效的私塾教育,显然不科学;打击工商业子弟为主的学堂教育,保护农民子弟为主的私塾教育,更不符合周琅一直鼓励工商的观念。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们,至少是那一批立志通过科举改变家族地位的学生,去多读经典。虽然儒家有各种不好,但大多是因为儒家沾染了世俗习气,而不是儒家论理不好,儒家论理根本就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而不是孔子编出来的,在孔子之前,儒家早就存在,只是孔子发扬光大了儒家的学说而已。

思想领域是一个战场,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不给官员思想中塞满礼义廉耻,仁义道德,他们就被会被其他乱七八糟的思想占据,这未必是什么好事。

让儒家跟工商业合流,让儒家跟现代商业论理合流,未必无法实现,后世日本、台湾、新加坡的商业文化被称之为儒家资本主义,也不见得不好,而且可能是最适合中国的模式。

如果普通学校里的学生,通过自学、补习等等方式,连秀才水平都达不到的话,这种智力水平也并不合适做官,老老实实学技术,做一个技术人才可能是更好的出路,否则就跟一群老夫子一样,雪染双鬓还苦苦挣扎在科举考试中,也太悲哀了。

将科举包容进学校教育之后,算是对科举这个传统领域中最顽固的核心,也进行了改造,周琅对传统行政体系历时二十多年的改革,算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及诶段,日后的改革还会继续,但大的变动不会了,只会在现有基础上逐步调整,改革的成果也需要时间才能收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至少得一代人的时间,官场才能完成新陈代谢,换上新血液,下一次的改革,就落到了这些新鲜血液的头上,那时候还是不是周琅执政都说不定呢。他何苦操后人的心。

随着大周20年的改革,中国仿佛进入了新时代,工业再次快速增长,而且在危机冲击下大量手工作坊退出生产领域后,工业化生产成为这次扩张的主角。

工业革命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不但在传统的纺织业、丝织业领域,而且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传播开来,这一次的主力,也不再是水力工厂,而开始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蒸汽机的普及,让工业革命进入了新的层次。

中国这样一个巨国,在蒸汽时代开始了工业革命,对全世界造成的冲击无法想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