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长从戎一生,还没有见过一个老头子挡住他的马头跟他论理,几个老部下相互间传递着眼神,静等着刘师长下定决心,刘师长清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大家都摩拳擦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拼更待何时!刘师长终于调转马头,正准备给他的部下下命令时突然看见山路上尘土飞扬,转瞬间通讯员又传来急电,急电来自长安,胡宗南司令长官亲自签注:
严令你部原地待命,没有总部命令不准擅自妄动!
刘师长知道,胡宗南司令长官直接由蒋委员长指挥。这封电报反映了蒋委员长的意志,其目的和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将杨虎城将军的部下斩草除根!长安兵谏是蒋委员长一生洗刷不掉的耻辱,必须把杨虎城将军的这支陕军彻底铲除,当然,秦始皇的大将白起坑赵卒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三十六计有一计,叫做借刀杀人,从一开始大家都心知肚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蒋委员长的目的就是假借日本鬼子之手消灭这支陕军!现在目的即将达到,决不允许刘师长把这件事搅黄。
刘师长也算一条汉子,感觉蒋委员长做事有点过分,古代刑法有户灭九族,一人犯罪动辄连带几百亲属一起杀头,想不到赵氏孤儿的悲剧在蒋委员长导演下重演,张杨二位将军绝对没有杀害蒋委员长之心,他们不过是用一种激烈的方式来促成蒋委员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却对蒋委员长犯罪。蒋委员长欲将二人以及他们的亲信赶尽杀绝,不然的话难解心头之恨。
刘师长一向处事慎密,这阵子也不顾一切,他拔出手枪,将那顶军官帽子摘下来顶在枪口上,说出的话掷地有声:“我刘某人今日把这顶乌纱帽顶在枪口上,宁可丢掉官职,绝不违背民意!将士们,黄河对岸日本鬼子正在杀我兄弟、蹂躏我姐妹、践踏我大好河山,咱们绝不能临阵逃脱,沦为千古罪人,现在我命令部队原地向后转,杀向黄河岸边,按照原计划强渡黄河,跟日本鬼子决一死战”!
屈发祥老先生智激刘师长兵发河东的传说成为凤栖一带的美谈,其实那只是一段传说,却令凤栖人为之骄傲,日本鬼子其所以没有侵占陕西,不可否认黄河天堑起了一定的作用,陕西冷娃的死磕精神也使得鬼子兵望而却步,夫不惧死、战无不胜。听听秦腔那慷慨激昂的腔调,能把秦人的性格表现得恰到好处,长安乃帝王之都,汉唐辉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巅峰,秦人的骨子里没有怕死和媚俗,看看近代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那些秦人们个个都是铮铮铁骨!
扯远了,言归正传。簸箕掌有杨九娃、郭团长留下的锅灶,只见一缕缕炊烟在簸箕掌袅袅升起,十二能和他的慰问团们把抬来的生猪生羊剁碎,升起炊烟为前方的将士做饭。
榴弹炮在阵地上怒吼,把一排排炮弹射向对岸,河东岸的鬼子兵闹不清河西****的实力,也拉来大炮跟****对射,有一发炮弹落进猪肉锅里,炸得猪肉块子肉汤满天飞,鬼子的飞机欺负****的装备没有他们先进,故意贴着树梢低飞,飞行员的脑袋清晰可见,士兵们发火了,一人支起枪托朝天架起机枪,一人瞄准飞机扫射,一架飞机屁股上冒着黑烟,倒栽葱一样撞上对岸的山岗,其他飞机猛然间拉升了高度,围着黄河转了一圈,很不甘心地朝远方飞去。
十二能根本没有见过打仗,看黄河岸边横七竖八地排列着我军的尸体,受伤的士兵拉着惨烈的喊声,田中先生不敢怠慢,带领着战地救护队抢救伤兵。终于因为我军火力没有敌军的火力凶猛,强渡黄河的勇士们无功而返,黄河打着旋儿怒吼着流向远方,将士们的鲜血把黄河水染红。
刘师长的帽子被打丢了,平时梳理得非常整齐的头发被风吹乱,只见他脸色铁青,怒吼着对十二能喊道:“屈先生,这里是战场,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请你带领着你的老百姓离开”!
十二能失聪了,被猛烈的炮火振聋了耳朵,他指着躺在地上的伤员说:“我们可以帮你们转运伤兵”。
猛然间,对岸敌人的阵脚大乱,原来迂回到上游的部队偷渡成功,他们从日本鬼子的背后对敌人进行偷袭,日本鬼子腹背受敌,仓惶撤离。山上坚守的郭团长、杨九娃部队冲下山来,迅速占领了黄河东岸的渡口,西岸刘师长趁机把大量给养和弹药运往东岸,郭团长和杨九娃的部队得到了一些补充。
可是日本鬼子只是暂短地撤离,马上又进行疯狂的反扑,一些给养和弹药沉入黄河,一些给养和弹药又逼迫撤回河西,运往东岸的只是少数,就这也解决了郭团长杨九娃的燃眉之急,敌人的火力又将黄河东岸封锁,郭团长和杨九娃逼迫撤回山上坚守。
随着夜幕的降临,黄河两岸的枪声越来越稀,刘师长清点队伍,虽然互有死伤,但是战果寥寥,除过给对岸的部队强运过去一些弹药和给养以外,可以说一无所获。农历正月的夜晚还是有些寒冷,但是战士们不敢点燃篝火,担心敌人的冷枪。几个主要首领在一起开会,感觉到正面强渡黄河伤亡太大,但是大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